3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良好,根部發達。
三代幹選枝、換土。



3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良好,根部發達。
二代幹選枝、換土。





1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狀況:良好。
根部生長狀況:良好。
操作:二代幹選芽、修根、換土。






1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狀況:良好。
根部生長:弱勢。






3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良好,根部發達。
三代幹選枝、換土。



3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良好,根部發達。
二代幹選枝、換土。





1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狀況:良好。
根部生長狀況:良好。
操作:二代幹選芽、修根、換土。






1年生香芭樂
用土:60%山砂+40%赤玉土
生長狀況:良好。
根部生長:弱勢。






三年生細葉壽娘子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

剪定

起盆,根部生長綿密。

切粗根,修細根。

特寫

2年生壽娘子(大葉種)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。
生長狀況:普通(半日照)。
根部生長:良好。
操作:剪定、選芽、剔葉換土、修根。





5年生壽娘子
舊用土:100%赤玉土
根部生長狀態:粗根很多。
生長狀況:萎靡。
操作:定出正面,剪除逆枝、選芽、剪粗根、換新土、換淺盆。
新用土:70%山砂 + 30%赤玉土。
為避免植株因虛弱於剔葉後難以長出新芽,故以疏葉換土進行換盆。







12年生毛朴(小品)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於年初自謝老師處購得,以為磨練小品技術。
根盤優良,呈輻射狀。
現用土:100%山砂(3mm)
切粗根、修細根、整理根盤、固定、修枝棚、選芽點、除贅枝、造綿枝。












10年生毛朴(大品)
用土:80%山砂+20%赤玉土(6mm)
淺根根盤,根盤整理中,去年切除所有長枝,重新培養分枝。
根系發展優良,細根綿密。修細根、逆根。
截斷二代枝逼芽,培養三代枝。
從水泥盆換至塑膠培養盆,以方便搬運。














2年生紅檜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形:深根
根部生長優良綿密,多細根,少粗根。
修細根、斷粗根、整姿。





2年生紅檜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形:深根
根部生長優良綿密。
修細根、斷粗根、整姿、切除犧牲枝,養二代幹。



2年生紅檜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形:深根
根部生長優良綿密。
修細根、斷粗根、整姿,養三代幹。




5年生草莓番石榴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去年完全切除根部,重新長根;切除所有分枝,重新選芽。
一年後,細根綿密,生長良好。
進行二代枝之選芽。

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綿密,斷主根,修長根。
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綿密,修長根,斷主根。
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良好,修除長根,斷主根。
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綿密,呈兩層發根,剪除底層根。
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普通,修長根。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優,有粗根。斷粗根與修長根。




3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綿密,清除雜草根,修短長根與斷主根。
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
根部生長綿密,修短長根與切主根。



2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狀況良好,修除粗根與長根。





兩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良好,朝橫向長根,須修整盤根。



兩年生羅漢松
用土:70%山砂+30%赤玉土(3mm)
根部生長狀況良好,一月有進行整姿。



三年生五葉松
用土:70%山砂(3mm)+30%赤玉土
根部生長良好,細根綿綿。
清除上半部舊培養土,去年以下半部舊培養土。





四年生五葉松
舊用土:100%細河砂
根部出現爛根,無細根生出,排水不良。
換土介質:100% 6mm山砂,期能使五葉松長出細根。
先以6mm山砂套在舊土外部,讓新根生長,於明年再清舊中土。
去年先換下半部舊土,填以6mm山砂,但因細砂滲透與充滿細縫,使排水變差。




一年生老鴉柿
用土:50%山砂50%赤玉土
根主要生長在底部6mm山砂層的盆底,故增加山砂的含量至70%。
現用土:70%山砂30%赤玉土。







2年生老鴉柿
用土:50%山砂50%赤玉土
根主要生長在盆底6mm山砂處,顯示老鴉柿較喜歡透氣的砂質土壤。
增加山砂至70%,隔年再觀察。








2年生老鴉柿
用土:70%山砂30%赤玉土
根色澤:黑褐色。
細根:綿密,主要分佈在盆底透氣部位。









三年生千壽丸
於前年接手,初以全砂用土穩定生長樹勢後,以7砂3土進行培養,經一年後起盆換土。
起盆後,根部生長旺盛,細根綿綿。


水洗後,從底部看,亦無粗根。

修根後的根盤底部。

單側發展旺盛

重新植回。

去除贅幹,處理傷口。

千壽丸為對生出芽,分枝處容易腫大,預計最近處理此腫大部位,餘枝允以接至其他台灣黑松。
四年生台灣黑松(5)
換盆前(於一個月前之休眠期,進行裁除犧牲枝,培養第三代幹。)

起盆後

清土後,根部發育良好,細根發達,用土正確。

底部觀察亦無粗根。

水洗根後。

選根與裁細根後。

根部單向發展較旺。

俯視,右上方缺根盤。

盆底用2分粗砂墊底。

用土用7成米粒砂3成米粒赤玉土。

植栽放入時,將缺根部之空間多留一些,以催根並抑制旺盛根部之生長。

填土後輕拍盆外,使根部之空隙填滿土。

四年生台灣黑松(4)










三年生三河黑松(5)







四年生台灣黑松(3)






